Left

蓝海文苑

Lan Hai Wen Yuan

您的位置: 首页 - 新闻资讯 - 蓝海文苑

《秋雁私语》诗一组 作者:张峰 2020-01-06

《秋雁私语》

秋月如钩愁云惨,晨风零雨一身单。

天外孤鸿孑然啼,缠绵悱恻向谁言。


《淑女》

云轻柳弱楚腰软,风鬟雾鬓碧玉簪。

杏脸桃腮羞怯怯,梨花带雨犹自怜。


《闲来煮月》

玉液慢煮一壶月,冷风无语撩竹帘。

问心缥缈归何处,云卷云舒看青天。


《风雨替花羞》

秋雨如约敲纱窗,软风无语呵梦香。

紫竹瑟瑟为谁泣,红杏羞花骑东墙。


《七夕》

巧月新风秋雨凉,雄鸡高歌篱笆墙。

葡萄架下听仙韵,织女何时会牛郎。


《秋别离》

金风送爽桐铃响,闾巷草野溪水长。

社燕秋鸿离别恨,阳关三叠更凄惶。

注:

1.云轻柳弱:比喻妇女的头发轻柔,腰肢细软。出自宋张先《醉落魄》词:“云轻柳弱。内家髻要新梳掠。” 宋 何作善 《浣溪沙》词:“黛浅波娇情脉脉,云轻柳弱意真真。”

2.风鬟雾鬓:鬟:环形发髻;鬓: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。形容女子头发的美。也形容女子头发蓬松散乱。出自宋·苏轼《题毛女贞》诗:“雾鬓风鬟木叶衣,山川良是昔人非。”宋·范成大《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》:“花边雾鬓风鬟满,酒畔云衣月扇香。”

3.杏脸桃腮:脸似杏花白,腮如桃花红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出自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:"杏脸桃腮,乘着月色,娇滴滴越显得红白。"

4.梨花带雨:像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。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。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。见于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四回纣王定睛观看,见妲己乌云叠鬓,杏脸桃腮,浅淡春山,娇柔柳腰,真似海棠醉日,~。

5.七夕节,又名乞巧节、七巧节或七姐诞,发源于中国,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,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,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(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)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,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,所以人们称这天为“乞巧节”或“少女节”、“女儿节”。

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,它最早的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,如《诗经·大东》:“跤彼织女,终日七襄。虽则七襄,不成服章;睨彼牵牛,不认服箱。”还有明代罗颀《物源》曰:“楚怀王初置七夕。”不过那时候的七夕,是祭祀牵牛星、织女星,并无后面的故事。直到汉代,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,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。如东汉应劭撰的《风俗通》载:“织女七夕当渡河,使鹊为侨。”又如《西京杂记》载:“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,俱以习之。”

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,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、白头偕老”的情感,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。随着时间演变,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。2006年5月20日,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6.闾巷草野:闾巷:街巷。比喻民间乡野地方。出自唐·王勃《上皇帝万言书》:臣又求之于闾巷草野之间,而亦未见其多焉。”

7.社燕秋鸿:燕子春社时来,秋社时去;鸿雁秋时来,春时去。以此比喻刚刚相见,立即又相分别。宋代苏轼《送陈睦知潭州》诗:“有如社燕与秋鸿,相逢未稳还相送。”

8.阳关三叠琴曲。琴谱以唐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诗为主要歌词,并引申诗意,增添词句,抒写离别之情。因全曲分三段,原诗反复三次,故称"三叠"。后泛指送别之曲。出自宋·周邦彦《苏幕遮》词:"《三叠阳关》声渐杳。断雨残云,只怕巫山晓。"


Right

海南省南海现代渔业集团有限公司 ©2017 All Right Reserve   琼ICP备17001608号